触(拼音:chù,梵文:Sparśa,巴利文:phassa),因为有六入的存在,接触就会发生,这世界充满不计其数的影像、声音、气味、味道、可触知的物体,各念头和情绪。只要接受的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正常运作,接触是无可避免的。
经典诠释
如是我闻:
一时,佛住毘舍离耆婆拘摩罗药师庵罗园。
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「莫乐、莫苦!所以者何?有六触入处地狱1,众生生彼地狱中者,眼所见不可爱色、不见可爱色,见不可念色、不见可念色,见不善色、不见善色,以是因缘故,一向受忧苦;耳声、鼻香、舌味、身触、意识法,见不可爱、不见可爱,见不可念、不见可念,见不善法、不见善法,以是因缘故,长受忧苦。
诸比丘!有六触入处天2,有众生生彼处者,眼见可爱、不见不可爱,见可念色、非不可念色,见善色、非不善色,以是因缘故,一向长受喜乐;耳声、鼻香、舌味、身触、意所识法,可爱非不可爱、可念非不可念、善非不善。」
佛说此经已,诸比丘闻佛所说,欢喜奉行!
白话释解
作者:张西镇
本经叙说若执著六触入处,则生地狱苦;反之,则长受喜乐。
我听到这样的说法:
有一个时候,佛陀住在毘舍离国耆婆拘摩罗药师的庵罗园里。
那时,世尊告诉众比丘说:「没有比这更快乐、也没有比这更痛苦了!为什么呢?因为有由于执著眼等六种触入处而感生的地狱(注一),众生要是受生这里的话,眼睛所看到的都是不可爱的颜色,不见可爱的颜色;所看到的都是不可爱念的颜色,不见可爱念的颜色;所看到的都是不好的颜色,不见美好的颜色。因为这样因缘的关系,所以在这里一直感受忧苦;这耳朵所听到的声音、鼻子所嗅到的香气、舌头所尝到的味道、身子所触到的东西、心意所认知的一切法,也是只见不可爱的、而不见可爱的;只见不可爱念的,而不见可爱念的;只见不善的事物、不见美好的事物。因为这样因缘的关系,长久的感受忧苦。
众比丘啊!又有由于不执著眼等六触入处而感生的天界(注二),要是众生受生在那里的话,眼睛所看见都是可爱的,不见不可爱的;所看见的都是可爱念的颜色,没有不可爱念的颜色;所看见的都是美好的颜色,没有不美好的颜色。因为这样因缘的关系,所以在这里一直长久的享受喜乐;这耳朵所听到的声音、鼻子所闻到的香气、舌头所尝到的味道、身体所接触的东西、心意所认知的一切法,都是可爱的,而没有不可爱的;都是可爱念的,而不是不可爱念的;都是美好的,而不是不美好的。」
佛陀说完这段经文后,众比丘听闻了佛陀的说法,满心欢喜,都愿遵奉修行。
注释
注一 – 六触入处地狱
指由于执著六触入处而生之地狱。
注二 – 六触入处天界
指由于不执著六触入处而生之天。其实佛陀教诫,是要人脱离三界,并不欣受天界,此处应只是方便教导而已。